「上次協會來教學時,我趁著難得的機會學了好多縫紉技巧……回去後我還自己加工,把筆袋改造成提袋,揹著去買菜,超好用的!」
冬至這天,鹿樂跟著「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的七位志工老師來到彰化縣新生國小,一見到面,教務組長陳秋杏便滔滔不絕地分享。
秋杏組長是個縫紉愛好者,偶爾會教班上學生縫製娃娃;上個學期,「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首次向鹿樂推出「創意布線量」課程,當她得知這消息,二話不說馬上報名響應;整個課程下來,不只學生樂在其中,她本人也如獲至寶,向協會老師鑽研許多技術。
另一方面,協會老師原先抱持著忐忑的心,擔心手縫課程無法引起這群「數位原住民」的興趣,但小朋友意外地都對此興致勃勃,讓協會更有信心並再次推出第二波課程。這一回,一共有12所學校報名,有了上一次超棒的體驗,新生國小這次當然不會錯過。
說起來新生國小與縫紉的淵源不淺,那是他們的校本課程之一。而故事從就一隻大象以及一團棉花說起。
大象娃娃的誕生
「大象阿公」是新生國小校園內的溜滑梯,在五十年前生活還不太富裕的年代,居民們為了讓小朋友擁有快樂童年,便合力建造一座大象溜滑梯。這隻「大象阿公」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後來也成了新生國小的最大特色,學校甚至還設計了「大象課程」做為校本課程,像是會帶學生繪製「大象阿公」的故事,或是製作並義賣芒果青,資助非洲小象的奶粉等。
「大象阿公」是新生國小每個人的寶貝。
有一天,一位善心人士送來了一團棉花,校長鄭麗雅一時想不到該如何運用,便交由老師處理。過了一陣子,這團棉花在老師們的創意與巧手下,化為一隻大象布偶。「你們來看~」校長說完故事便帶我們走到展覽空間,那裡放了滿櫃的大象布偶:「這些都是我們學生縫的哦!」校長說,因為大家實在太愛大象了,於是便規劃課程,培養學生練習縫布偶,並讓每位學生在畢業前為自己縫一隻大象娃娃,而成品就是他們的畢業證書。
過去的縫紉教學多半由秋杏組長負責,她雖擁有二十多年的拼布經驗,但她也表示:「由專業的老師教學,就是不一樣!」況且,有多位志工老師可以陪在學生旁一對一教學,協助學生剪裁、車縫,不僅讓課程進行地更流暢,也能挑戰難度更高的作品。秋杏組長說:「非常開心藉由鹿樂的牽線,帶進了專業級的縫紉老師!」
專業級職人vs菜鳥小學徒
「為什麼這裡要各留一公分?」
「拉鍊應該要縫在哪裡?」
第一次縫筆袋,小朋友充滿著好奇與疑問。
「往前縫五針後要回針...」
「收針的時候要記得停止踩踏板...」
志工老師細心的叮嚀著細節。
對於小朋友的疑問,志工老師耐心地回應、指點。
協會理事長陳秋娟表示,為了幫小朋友上課,每位志工老師都調整了教學方式。「因為小朋友對於整個成品的架構還無法掌握,所以得一個個步驟慢慢教。」
即使這群菜鳥小學徒還無法太快上手,這些專業級職人卻非常滿意他們的表現,「讚讚讚!」只見志工老師不斷讚美、鼓勵小朋友,也讓小朋友越縫越有自信。「這些小朋友比我平常教的大學生還認真呢!」其中一位志工老師是彰化區西服公會的理事長,也是業界非常敬重的老師傅,他一方面感嘆已有三十多年沒有人願意當學徒,另一方面又欣喜著:「這群小朋友願意學,當然很樂意教啊!」即使對專業級的師傅而言,教這些基本技巧其實非常容易,然而小朋友專注的神情以及認真的態度,讓他們教起來特別有成就感。
專業的服裝老師傅對小朋友的縫紉技術讚譽有加。
「透過這場活動,希望讓學生的生活技能可以再晉級,之後當衣服破洞,扣子掉落時,他們都能夠自己處理。」秋娟理事長也期待可以藉此引發學生興趣,未來能有更多人投入服裝產業。
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我要把所有的筆都換到新筆袋!」
「我想把筆袋送給最小的弟弟,這樣他就不用花錢買了。」
小朋友迫不及待要為親手縫製的筆袋找個好歸宿。
「下次我想要自己縫一個大娃娃!」
看見自己一針一線完成的筆袋,小朋友臉上滿是成就感,對於縫紉有了更大的興趣,也有了新的目標。
拿著自己一針一線完成的筆袋,小朋友臉上滿是成就感。
看到學生那麼開心,校長、老師都非常感動:「大家的愛心都匯聚在新生國小,包括鹿樂平臺也帶入了許多資源。」校長打趣地說,過去鹿樂平臺有志工提案教烘焙、教繪畫,就是沒有人教縫紉,「但是當我們開始推動縫紉課時,就看到了『創意布線量』專案。」校長一直相信「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也期待有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加入鹿樂的行列,為偏鄉學校帶來不一樣的課程體驗,一起為他們心中的「願」出一份「力」。
感謝「服裝甲級技術士協會」志工老師的用心教學,大家度過一個開心的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