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作
當我們一起編織時:「創意布線量」課程回顧
2018/08/17

 

「我會自己縫衣服囉!」第一次學會穿針線的小朋友為自己感到驕傲。

 

「在短時間內教會從沒拿過針線的孩子完成作品,那是滿滿的成就感。」來自服裝甲級技術協會的志工老師,為自己的教學成果感到滿意。

 

平常喜愛動態活動的小男生也專注地縫紉。

 

服裝甲級技術協會由一群服飾製作高手所組成,從設計、打版到手縫,樣樣難不倒他們。協會裡有許多老師傅花了大半輩子鑽研技術、精進技藝,卻時常感嘆沒有人願意接手,擔心這項技能將失傳。

 

同時,他們也見證了快時尚對消費與穿著習慣引起的鉅變──流行熱潮快速崛起又瞬間轉滅;人們對於破損的衣服,不知如何縫補,便將之棄置一旁……。於是,衣服一件汰換另一件,造成了無數浪費。

 

有感於現代人對服裝的不重視、不了解與不珍惜,協會於是向鹿樂平台提案,要從偏鄉學校為起點,帶孩子從簡單的縫紉技巧開始,將服裝知識、技能向下扎根,並將惜物精神交給下一代。

 

在今年六月,短短一個月內,總共出動了20名志工老師,前往七所偏鄉學校,為國小高年級及國中生帶來「創意布線量」課程,進行刺繡與舊衣改造教學。

 

究竟專業服裝製造師,碰上從沒拿過針線的孩童,會迸出什麼火花?

 

原來刺繡沒那麼難!

協會理事長陳秋娟回憶,前往南投北梅國中上課時,學生才剛結束角力比賽,老師還抱歉地表示,學生可能會很浮躁,無法靜下心來刺繡。沒想到,學生很快就被這精巧的針線活給吸引,個個流露出專注神情。

 

透過志工老師一步一步細心教學,學生很快就掌握縫紉訣竅。

 

縫紉的第一步得先將細線穿越針孔,光是這小小步驟,就花了大半時間,但孩子並未因此放棄。只見第一次拿針線的小手,小心翼翼地在布上來回穿梭;看到圖案逐漸現形,學生們越縫越有勁,這也才發現,其實刺繡沒有那麼難嘛!需要的就是細心與耐心而已。

 

「老師我會穿針了,我回家可以自己縫衣服囉!」

「老師,你的針線可以送我嗎?我想要幫阿嬤縫扣子。」

小朋友們迫不及待要把新學到的技能運用在生活中。

 

「在多數偏鄉地區,家長往往沒有太多心力照顧孩子。」北梅國中許碧蕙主任說,這也是當初想參與「創意布線量」課程的原因,「透過這類的生活技藝課程,期待能夠培養學生照顧自己的能力。」

 

而志工老師看到自己致力推廣的技藝竟如此受兒童歡迎,紛紛表示很欣喜也很欣慰;原先還煩惱該如何帶領毫無縫紉基礎的孩子,見到他們完成作品後的笑容,最初的擔心也跟著化解了。

 

用針線串連彼此

其實,許多學校都配有縫紉車,卻因為校內沒有人會使用而荒廢。彰化新生國小便是其中一所,也因此,當得知協會要推廣縫紉課程時,便非常積極參與,教學組長陳秋杏還形容這場縫紉教學在新生國小是「史無前例」。

 

有別於其他六所學校進行刺繡課程,新生國小申請了舊衣改造活動,要讓學生實際操作縫紉機,將舊牛仔褲改造成筆袋。

 

雖然對學生來說是「史無前例」第一次使用縫紉機,但透過志工老師一步一步講解,學生很快就掌握技巧,將牛仔布車縫成型;看到學生投入的神情,就連在一旁觀看的老師也「手癢」,一起加入縫製行列。

 

不分男生女生,都對縫紉展現出極大的學習熱忱。

 

志工老師的到來,不只讓孩子動手製作專屬筆袋,陳秋杏組長說,更希望學生能夠學習志工老師無私的愛,將自己所擁有的付出給需要的人。

 

走一趟偏鄉才發現,很多人都對縫紉感到興趣,這也才明白,並不是沒有人想學,只是找不到資源,只因欠缺一個啟發的機會。

 

透過針與線的牽引,各式配件被串接在一塊,而鹿樂也像是那針與線,將志工與學校拉到彼此身旁,一同編織一段美好時光。

 

「什麼時候換我也可以做?」一名四年級的小女孩期待著問道。下個學期,服裝甲級技術協會仍要繼續走遍台灣偏鄉,將他們的技藝散布到各個角落,為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手作體驗。

 

親手完成刺繡馬卡龍吊飾,小朋友成就感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