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出自己的反光貼紙,貼在書包上保障行走安全,而貼紙也會承載著這天與志工一起寫下的回憶。
秉持著回饋社會,鼓勵員工走進偏鄉,關懷學童的理念,BEMIS百美貼台灣股份有限公司向鹿樂平臺提案,希望能進入偏遠地區學校服務。百美貼結合其企業專長,善用員工的外語能力與反光材料專業,提出了英語與手作課程。期待能透過互動,培養學生自信,開拓視野,提升勤勉向學的動機。
「透過教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當天,百美貼亞洲區的業務總監Bruno也到場參與,與和平國小的孩子們進行英語互動。Bruno要大家猜猜自己來自哪一個國家?孩子們猜了法國、墨西哥等答案,只見他手指朝非洲大陸的東邊島嶼一指,馬上有人大聲回答:「馬達加斯加!」
“That’s right! Wow! That’s amazing!” Bruno和所有的志工都瞠目結舌,為孩子用力拍手。接著Bruno也邀請大家發問,於是 “How old are you?” “How tall are you?”紛紛冒出,把50多歲的Bruno猜成27歲,更是讓他笑得合不攏嘴;他也補充介紹了不同國家的長度單位分別,他的身高180公分等於6英呎 (feet), 他說明以前用國王的腳底板長度作為測量單位,並用走平衡木的姿態示範如何用腳長測量長度,生動的演繹讓孩子們都哈哈大笑。
Bruno與孩子一起用世界地圖互動
和平國小的孩子活潑勇於發言,幾乎是用盡自己在英語課學過的句型來跟Bruno互動,踴躍積極的學習態度令志工激賞。最後一個提問“How do you go to school?”,是五年級英語課剛學到的新句型。
沒想到Bruno就著這個看似簡單的提問,分享了自己的生命經驗:馬達加斯加是低度開發國家,家境貧窮的Bruno兒時上學,要從這個山到另一個山頭,山坡陡峭的程度是不能騎單車上山的,必須辛苦地走上山。但現在,他可以站在這裡,用英語跟臺灣的孩子們分享,都是透過教育的力量。「不論你的文化和語言是什麼,透過教育,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
李春芳校長用英語演說歡迎來賓,勉勵孩子們即使說得不夠好,也要勇敢開口
勇於嘗試開口說,讓「感到不足」成為想進步的動機
Teacher Says, “Touch your eyes!”
在英語課正式開始前,百美貼的志工老師先以「老師說/Teacher Says」讓孩子們與志工破冰,熟悉之後,再各組分開。每一組小組長要集合組員時,莫不使出渾身解數,像巨星登場一樣歡呼衝上台,把氣氛炒熱,迅速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緊扣環境永續的主題,第一階段大家一起學習與環境相關的單字,第二階段則是天氣句型的會話練習。志工小組長依據組內學生的程度差異,為不同學習進度的孩子,提供更適合他的教學方式。例如:將較長的單字拆解為幾個音節,用自然拼音的方式帶領孩子多念幾次;或是將 “How’s the weather?”的句型延伸為 “What’s your favorite weather?”,讓已能熟練原本句型的孩子能學得更深,讓每個孩子都被照顧到。
Bruno與美籍工程師Dan也加入各組互動,用正向語言大大肯定孩子們的表現。面對外國人,孩子們有些害羞,有些積極表達。有一組在句型練習完一輪後,Bruno開始跟孩子們聊天,聊興趣與夢想,孩子用盡自己學過的單字與肢體語言,也不放棄溝通交流的機會,讓人十分感動。夢想成為消防員的女孩,向一旁的小組長詢問「消防員的英文怎麼說?」,然後馬上跟Bruno回答 “Firefighter!”
藉由實際與外國人運用英語溝通的經驗,孩子們也許會感到自己的不足,但這個「不足」,可以轉換成孩子想要進步的動力,產生成長的契機。
手作課程中的永續精神
手作課程開始,孩子們展現高度的專注力,在反光貼紙上設計自己的圖案。這些準備給孩子的反光貼紙,是百美貼工廠的邊角料,裁切成方形後,正好讓孩子用來揮灑創意。如此,賦予了邊角料新的生命,使得資源充分利用,也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不同以往的手作媒材。
貼紙的圖案畫好後剪下,貼在書包或衣服上,便有反光效果,大大增加夜間在戶外行走的安全。同時,志工老師也向孩子們宣導,夜間在路邊行走時,宜穿著亮色系衣服或配戴有反光條的配件,讓駕駛能看見行人,避免危險。
孩子們也在志工的細心指引下,編織反光手環,別緻的設計令人驚豔。
孩子的反光貼紙與手環
李春芳校長與我們分享:現代的孩子時常「泡」在3C產品之中,動手操作的機會大大下滑。這次能透過活動讓他們好好動手發揮創意,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可以刺激手眼協調,也藉機試探孩子的興趣,鼓勵他們多元發展。
校長也加入動手做行列
正如同美籍產品經理Dan和孩子們勉勵的:棒球打者必須嘗試揮棒,才有機會打出全壘打,若不出棒,是不可能得分的── “Try hard, learn things!” 期許孩子們都能勇於嘗試不同的學習領域,探索自己的志趣,開拓更多的可能,為自己的未來擊出漂亮的一球!並且在成就自身之外,也能 “Be a force for good.”成為善的力量,運用自己的專長去幫助他人,讓善的循環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