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合作
達達的跨時空之旅---友達科普教育
2020/02/04

「老師,學校的太陽能板是多晶矽?還是單晶矽?」

校園裡太陽能板突然躍升成為孩子們關注的焦點。一股「校園觀察學」的風潮興起,全校老師、學生都開始注意校園裡的設備環境及一草一木。

這一切,發生在友達光電的科普教育課程之後。

 

科學園區裡的環境教育課

2019年,苗栗獅潭國小、臺中溪尾國小、彰化潮洋國小、新生國小、臺南雙春國小及海佃國小,6所學校、5個場次,近約200位師生透過鹿樂—偏鄉教育資源募集平臺,參與了友達光電環境教育之旅。

孩子們來到位於中部科學園區的友達光電,與「達達虎」一同穿越時空,來到建廠前的大肚山,帶著孩子反思人類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衝擊,為一整天的環境教育課程拉開序幕。

化身為大肚山的小動物體驗開發時環境的變化

 

接著,透過綠廠房的節能、省水設施,連結至日常生活中節能的方式,並進一步帶著孩子認識能源種類與灣發電量結構。而藉由友達光電的產品—太陽能板,讓孩子深入太陽能的世界,詳細介紹太陽能板製造過程到應用。最後,透過孩子自己組裝太陽能車,實際體驗及運用太陽能,在刺激的太陽能車競賽中,為課程畫下句點。

臺灣發電量結構知多少?認識再生與非再生能源

讓孩子自己動手組裝太陽能車

刺激緊張的太陽能車競速比賽

 

此外,「光是『到科學園區』這件事,對於偏鄉孩子來說,是個很特別的體驗」。從進入科學園區開始,嚴謹的氛圍便帶給孩子一種來自企業文化的衝擊與刺激。「這不僅僅是一般玩樂的戶外教學,而是很扎實的一堂環境教育課程,孩子們很需要這樣的刺激去開拓視野,特別是在偏鄉。」苗栗獅潭國小鄧敏君主任說。

 

享受高科技同時,也不忘關懷環境

科學園區產出便利生活的科技產品,卻也往往給人環境污染的聯想。然而友達光電以永續發展的理念,致力於綠色的生產流程、降低對環境的衝擊。這堂扎實的環境教育課程,從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談起,並學習能源到資源使用的正確觀念,更將所學與生活情境結合,讓知識落實到生活當中,與孩子分享「享受高科技之時,也不忘關懷環境」的理念與態度,這堂課帶給孩子不僅僅是知識與樂趣,更讓孩子擁有難忘的體驗與回憶。

孩子的課後回饋提到「願意落實節能方法,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達達的跨時空之旅,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