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萬里的都蘭午後,襯托著孩子們的嘻笑聲,一走進教室──
「你這樣會被吃掉啦!」「等一下!我思考一下!」,孩子與三位大姊姊圍成一圈,像是一群熟識已久的朋友,自在地你一句我一句,興高采烈地玩著執行團隊設計的桌遊。
這天我們來到臺東縣都蘭國中【鳥事一堆】的營隊現場,教室裡充滿了與鳥有關的影像以及賞鳥的設備,執行團隊由三位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的學生組成,期能藉由深入認識生活中時常接觸卻較少注意的生物-鳥類,結合都蘭國中周遭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活經驗整合,進而延伸至相關社會議題。
大家一起玩執行團隊所設計的桌遊,結合鳥類相關知識。
「鳥」事知多少?
結束激烈的桌遊對戰,正式進入課程,只見黃黃老師拿出一本好大的書,封面寫著「戀愛教戰手冊」,原來這天的課程主題是了解鳥類的戀愛方式。在競爭的環境下,雄鳥是如何擊敗其他對手,奪得雌鳥的芳心呢?
黃黃老師用趣味的方式向孩子提問,並請他們先以人類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才能吸引到心儀的對象,有趣的是,鳥類也如同人類,擁有良好時機、外貌、才華、財富及懂得送禮物的鳥,往往更有機會成功抱得美人歸,聽老師講到這裡,孩子們不禁納悶地問:「老師,可是鳥類都長得很像耶!哪來的外貌、才華甚至是財富呢?」
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勾起孩子的好奇心,黃黃老師接著介紹鳥類的羽毛,其功能包含保暖、防水、飛行、隱匿和吸引異性,詳細說明羽毛的各個結構,並製作觸感幾乎一模一樣的羽毛樣本讓孩子親手觸摸,增加真實感。
學生透過觸感體驗,加深認識鳥類羽毛的構造。
結合數位影音 提升互動性
為了讓孩子清楚明白鳥類是如何運用外貌吸引異性,黃黃老師透過鳥類的真實影像,融合互動性活動,訓練孩子觀察、找出隱匿在樹叢中的鳥類,並比較求偶與非求偶時期雄鳥的羽毛差異,多數雄鳥在求偶時期打扮得繽紛絢爛,令孩子大開眼界。
黃黃老師也播放影片向孩子介紹鳥類的「才華」,鳥類有各式各樣的歌唱方式和舞步,而其習性也將他們分成不同的品種:游禽、涉禽、鳴禽、陸禽、猛禽。在講述完相關知識後,安排簡單的遊戲讓孩子運用課堂吸收的知識,找出不同習性的鳥類相對應的巢穴,在這樣的過程中訓練學生將所學實際應用、推理。
對比雄鳥求偶期及非求偶期的差別。
學生進行遊戲,找出不同鳥相對應的巢穴。
從生活出發 延伸相關社會議題
「近年來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導致鳥類找不到適合築巢的地方,無家可歸。」
「好可憐喔…那怎麼辦?」
「其實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力量來幫助他們哦!」
「我們一起來幫鳥兒製作家吧!」黃黃老師拿出用不到的寶特瓶、壓克力顏料和調色盤等器具,交給孩子自由發揮。為了讓鳥類覺得這個家夠安全,顏料要選擇與大自然相近的顏色,並塗滿整個寶特瓶,孩子們發揮創意,把寶特瓶彩繪的十分精美,並決定把它放在學校附近的樹上,希望有鳥能安心地住進這個美麗的新家。
接下來幾天的課程,執行團隊將與野鳥協會合作,帶孩子前往臺東附近適合賞鳥的地區,實際透過相關設備,近距離觀察不同品種的鳥類,並透過攝影或繪畫記錄,讓孩子有機會仔細觀賞鳥類的樣貌與特性,種下往後學生自主探索生態的種子。
實地探查後,執行團隊將切入環境變遷的議題,引導學生思考生活環境的改變,進行反思;同時結合鳥類相關的文學、藝術和音樂領域,讓學生體認世界萬物與人類密不可分,並且相互牽動著對方。
動手DIY製作鳥巢。
五顏六色的精美鳥巢完成了!
教育充斥於生活中 擁有無限可能
提及企劃的最初發想,執行團隊表示是希望能以鳥類為主題,結合自然、社會、文學以及藝術領域,從都蘭出發,培養學生對家鄉的認同,藉此觸發他們關心在地自然生態的意識。多元豐富的課程設計,則能啟發學生多重感官,拓展視野,學習用更全面的角度去看世界。
教育充斥於生活中,為期一周的營隊體驗,不僅激發學生對學習興趣,對執行團隊來說也是一趟難忘的旅程,從企劃發想、教學演練到最後的活動執行,即便過程中曾遭遇挫折,每一個環節都是一種學習。問及未來若有機會是否還願意來到偏鄉做教育,黃黃老師眼睛瞇起來笑著回答:「當然!透過這次的經驗,我們也有很多的收穫和體悟,渴望更深入了解實驗教育的課程設計方式,也期待將這一套課程延續至其他偏鄉學校。」
晴空萬里的都蘭午後。
青年鹿樂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