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噹~
沒有課本考試束縛、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相互分享理想與交流、學習實踐方法的雜學校上課囉!
一年一度的多元學習博覽會-雜學校,在10月5日到10月7日於華山文創園區熱鬧展出,匯聚超過300個教育新創團隊,提供多樣化的教育觀點與行動方案。鼓勵著觀展者「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只要每個人都敢於想像,勇於行動,教育與學習都能不一樣。
活動現場與民眾分享鹿樂平台的理念。
「鹿樂這個名字好特別,是什麼意思?」
這是許多新朋友的第一個問題,鹿樂取自於英文的「rural」,我們是致力於偏鄉教育的平台。透過志工人力的募集,希望提供偏鄉小學多元學習的教育資源。
今年是鹿樂平台第三度參與雜學校,展區規劃多面向的內容,與觀展者分享我們的理念與成果,期待有更多的人可以透鹿樂,對偏鄉教育有更多的認識,產生關懷與行動。
鹿樂平台致力改善的方向與志工的心得分享。
鹿樂平台的定位與努力方向
鹿樂是媒合的橋梁,偏鄉學校可以向鹿樂提出志工需求,而想為偏鄉教育盡一份心力的志工也能透過我們找到需要的角落。藉由來自不同背景、專長志工的協助,提供偏鄉學生多樣化的課程活動,讓孩子們能有機會多元學習與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遇見多樣貌的志工們,而有更多群性互動、文化刺激的機會。志工帶來的不僅是知識或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故事,可以開啟學生對未來有更多的想像。
透過簡單的問答題目與說明,讓觀展者更認識偏鄉教育志工可能面臨的情境。
你適合當偏鄉教育志工嗎?
展覽中我們設計了簡易的偏鄉志工指數測驗,與觀展者進行互動。藉由這些問題與說明,希望讓民眾可以了解偏鄉生活的樣貌與教育現場需注意的重要心態。像是在與學生互動時,必須抱持開放的心去理解小朋友的行為與困難,進而調整自己的做法或溝通方式,才較適合從事陪伴孩子成長的志工,你做到的嗎?而在偏鄉生活不像城市那樣便利,交通班次有限,但可以享受幽靜的山海環境,這是你喜歡的嗎?
這些都是成為志工必須先自我檢視的問題。
志工闕鈺倪現身分享在高士國小牡林分校服務時的點滴。
斑比與小野獸的奇遇
除了靜態的展品,我們也邀請到鹿樂志工現身說法;在人潮眾多的週六午後,有一群人停下了腳步,駐足在鹿樂攤位前,聽著斑比老師娓娓道來她的志工歷程。
闕鈺倪是鹿樂志工,在屏東牡丹鄉高士國小的服務期間,她化身為斑比老師,帶小朋友繪圖、創作;過去她覺得最普通、最理所當然的繪畫長才,卻讓她成了高士國小學校唯一可以一拿起筆就畫出獅子的人。她藉此鼓勵在場民眾,不必太擔心自己沒有專長,因為你的背景、專業對於偏鄉的小朋友與老師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
拿著一張張當時拍攝的照片,大家彷彿跟著斑比老師一同走進了高士國小,體驗那迷人的部落文化,以及孩子們純真的互動。她將這群學生比喻為可愛的小野獸,「每天,我跟著小野獸們經歷喜怒哀樂;和他們在一起,我重新和內心的孩子和解。」其實,在她到偏鄉進行服務前才剛經歷過一段低潮,但是在與小朋友的相處中,讓她重新獲得了力量。她以過來人的身分鼓勵正在迷惘的人,也藉著這段經驗邀請大家:「歡迎到牡丹鄉高士國小逛逛!」
聽聽志工的現身說法,勝於單純的文字介紹;相信親自到現場擔任志工,更能獲得深刻的體悟!
高中生們也一同前來認識台灣的偏鄉教育現況。
大家一起Dare to be
「我對偏鄉教育很有興趣~」「我希望跟朋友一起到偏鄉學校帶營隊!」
三天展覽下來,我們與前來觀展的民眾一起交流對偏鄉的認識,以及對教育的想法,更有不少人填下資料成為鹿樂儲備志工,有高中生、大學生、自學學生,也有學校老師、急診醫師、童軍團長......。他們分別擁有不同興趣專長,不同職業年齡,要說唯一的共通點,那就是──他們都抱持著一顆想要盡一份力的心意,而我們認為這份心意是偏鄉教育改變的種子。
雜學校讓我們遇見彼此,期待未來的大家,也能Dare to be產生行動,讓我們能在偏鄉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