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數位經濟及人工智慧發展蓬勃,鹿樂和鄉村學校、在地教育單位長期保持聯繫,經常聽到想尋找數位或科技方面志工的心願。
2023年,鹿樂收到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的提案,希望能媒合「數位青年T大使推動計畫—數轉任務」的青年(以下簡稱T大使),前往有數位轉型需求的偏鄉單位,讓青年們在經過主題學院或企業專班進行數位培訓後,前進地方服務、實踐在培訓中習得的技能,串聯全臺數位轉型。
在「數轉任務」中參與鹿樂行動方案的青年們分為兩組,一組前進臺東鹿野「瑞興部落小學堂」帶來實際運用數位工具的工作坊;另一組則為屏東牡丹「旭海小學堂」進行數位宣傳行動。
瑞和車站是一個已無臺鐵公務人員,仰賴返鄉青年認養的小站
瑞興小學堂前身是閒置的部落聚會所,旁邊有個大廣場
瑞興部落小學堂位於臺東鹿野鄉瑞和車站斜前方的部落聚會所,旁邊是一個空曠的籃球場及客家社區影音紀錄中心。瑞和及瑞源社區是在地的客家聚落,後面往山上走就是阿美族聚落。
來瑞興的孩子,年紀涵蓋幼幼班至高中生,小學堂校長徐坤民分享,自己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深刻了解並關注在地議題,想為故鄉的孩子、有需要的家庭盡一份心力,於是創辦一個讓孩子們課後可以來共享的大家庭空間。瑞興小學堂編制有兒少社工、課輔老師、廚房姐姐,和大家共享晚餐、一起寫作業、上多元課程,是每天發生的日常。
沒有經驗,和孩子一起從0到1
在瑞興小學堂服務的T大使團隊,自今年四月中起辦理為期10周的「從0到1在地行銷:Canva基礎工作坊」,內容涵蓋認識Canva、Chat GPT文案生成、資料蒐集及整理方法、美編方法及行銷發想…等多元內容。
第三周「活用Chat GPT」的主題由吳秉宏、宋文琱兩人帶領,孩子們學習運用AI工具作為認識在地、發想行銷點子的一種工具。吳秉宏分享「孩子們都是大小孩,會有自己想做的東西,不過上課時也都很配合,學習工具的速度、活用的反應都很快,一堂課下來,我跟孩子們都有收穫。」
第三周的課程已經可以看見孩子們的成品雛形,跟在課堂旁紀錄的T大使小幫手—特派員易沛婷也分享,自己看見孩子們上手很快,一直在進步!
考量硬體設備的數量,參與課程的學生共有七人,由國小高年級及國中生所組成,雖然來自不同學校、不同班級,老師們會有各自的課程規劃,因此有些學生已經學過部分的數位工具,有些則還未,「如何聚焦孩子們的專注度」是比較大的考驗。
「因為主題和地區特色有關,我就跟動作比較快的同學分享可以用『列點』的方式,整理出前十項覺得有用的資訊,這樣以後出去玩也可以拿來用。」宋文琱分享,在課堂間的一個個小任務之外,也為動作快的孩子帶來更多的技巧。
兩人的分享都提及,自己是第一次來到小學堂,才知道原來臺東有這樣一群大人在為孩子們努力,之前沒有志工服務和教學的經驗,就抱持著完全彈性的心態。而面對孩子們失去專注力的狀況,則感謝團隊內傳承的每周服務紀錄,讓他們可以先預想狀況、準備應對方式。
在地的生活議題,和家鄉本身一樣需要被看見
除了家鄉,「小學堂」也很需要被行銷,因為被看見才可能有更多資源願意支持。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力本就吃緊的「旭海小學堂」除了社群媒體的日常更新外,也期待能有人助自己一臂之力。
旭海小學堂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是依山面海的漁村型原住民部落,從牡丹國小一路向上,經過約半小時的蜿蜒山路才能抵達,這裡是阿朗壹古道的出入口,鄰近牡丹灣,也遠離市區。
旭海小學堂的全名是「牡丹灣部落全人文教協會」,支撐起在地的小朋友及獨居長輩們,協會創辦人的妹妹——秀姊說:「這裡這幾年有觀光發展,有古道、星空導覽,所以才有青壯年會考慮留下,但在我跟我姊小時候,這裡只有老人和小孩,沒有工作機會,大家只會選擇離開去打拼。」
創辦人芳姊(潘儀芳)出身於本地,從小看見家鄉年邁的長輩和幼小無依的孩子們而感到不捨,因此辭去工作、開辦旭海小學堂,全心全力為有所需要、也願意齊聚的居民們,提供第二個家、成為家人。
小學堂前的空地擺放著大傘、桌子和椅子,是長輩們畫畫、剝蒜、閒聊的好所在
(圖片來源/毛御亘)
協助料理小學堂三餐的洪姊
(圖片來源/毛御亘)
「老師,你們是來上課的嗎?要上什麼?」下午長輩們回家後,旭海教保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放學回到小學堂,開心地向數轉任務團隊提出好奇,期待著這一次的陪伴;就讀於牡丹國小、屏東市區國中的孩子也陸續回家。
在旭海服務的團隊由T大使毛御亘、高瑜偵、劉宜華組成,用2天的時間融入當地生活節奏,認識長輩的故事、陪伴孩子閱讀、繪畫、玩遊戲…,並採訪耆老及協會夥伴;攝影紀錄地方特色及需求,期盼透過後製影片及PODCAST,帶領民眾以多元視角認識小學堂。
「被看見」的力量,可以帶來更多支持
毛御亘分享自己從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曾經參加過社區蹲點計畫、原鄉文化紀錄片,讓他對旭海小學堂的服務計畫很好奇,覺得會是「有意思,也很有意義」的一次參與。
曾在屏東牡丹帶過營隊的高瑜偵也分享,自己第一次深入牡丹鄉深處,才知道原來山上還有一間小學堂,很喜歡這裡很單純、彼此用真心互動的氛圍。
孩子們對「攝影」躍躍欲試
T大使計畫的特派員周睿德分享:「事前團隊討論,決定第一天先保持彈性,以陪伴與觀察為主,第二天才比較主動進行採訪紀錄,讓作品可以更貼近真實的生活樣貌。
到了現場,才看見小學堂的人力真的很吃緊,像是芳姊很忙,但今天遇到一位長輩遲遲沒有來領共餐,芳姊很擔心卻抽不出身去長輩家看看,後來我們團隊來幫忙才讓芳姊放心,很難想像平常面對這種突發狀況,沒有幫手的話該怎麼去應對。」
小學堂平時透過芳姊及家人們一起協助運作,「平時仰賴大小孩的幫忙,他們在寫作業讀書之外,也會主動照顧小朋友,不過有更多幫手加入就可以讓孩子們學習更多新事物,或是一起接送孩子們放學。」芳姊說。
孩子有人陪伴,芳姊專心處理小學堂事務
幫手的加入,可以為小學堂帶來更多時間及心理空間。而前來服務,與其說是為了做點什麼,不如說是「互相陪伴」,去和長輩、孩子交換生活及故事,也讓芳姊有餘力處理事務。
人有生老病死,除了餐食、衛生紙、紙尿布等日常用品外,小學堂提供彩色筆跟圖畫紙,讓長輩們畫畫,訓練手眼協調,而當有人生病時,會需要接送至車程一小時外的醫院就醫,也可能產生醫病開銷,當遇喪事時,也會有喪葬費用。而有物資贊助予小學堂時,芳姊會開車分送至旭海及鄰近的南田等部落家庭,遇到急難費用需求時則協助勸募支援。
大量的人力、物資、經費開支都需要社會大眾或企業組織支持,「被看見」才能夠被發現、被支持,因此幫忙數位推廣的人才到來,真的是一大助力。
(圖片來源/毛御亘)
在踏上歸途後,數轉任務尚未結束,將心思沉澱收攏,團隊和小學堂都期待著成品,也從中看見在地人和年輕人們願意付出、關懷社會、追求成長的精神。
臺東瑞興小學堂、屏東旭海小學堂的服務未完待續。從踏入原先不認識的村落和社區組織開始,到開始跟在地教育工作者們相談、和長輩及孩子們互動…這些經歷會在生命裡畫下難忘的一筆。
數位技能是出發前的工具,「故事、關懷社會與教育的視野」是青年們的收穫,能由「經歷」開始,以「心」實踐在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