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活動
【踏實分享會-東部場】 偏鄉不遠,心很近-藝術設計師 的東海岸小校之旅。
2018/03/29

 

5月27日端午假期傍晚飄著小雨的臺東市區,鐵花村傳來樂聲,竹湖國小的孩子、家長、校長與主任驚喜出現,現場更加明亮起來。在接下來分享會中,鹿樂志工侯伯彰展現了與竹湖國小的緊密情誼,在以旅行為主題的攝影展作品環繞下,侯伯彰從他的設計理念開始,描述希望能夠透過設計帶來改變。

 

 

選定合作學校的過程中,侯伯彰說:「偏鄉真的不遠,能夠走到的地方都不遠。」
  
自2016年12月以來,侯伯彰每個月在臺東海邊的竹湖國小,展開設計工作坊,將「設計」作為一種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思維,引導孩子們積極回應所有生活中原來或許理所當然、不知不覺就接受的現況。深信設計是為了解決問題,藝術能夠創造思維,和孩子們一同實作。

 


 

 侯伯彰的工作坊多彩多樣,引進新興的食物設計概念。食物設計並非純粹設計擺盤或食物樣貌,而是進食的整個過程、體驗的設計,希望大眾能夠更了解食品背後的來由及影響。他以日常主食米飯為主題,每個孩子創造了自己的米王子。用手感受米飯的觸感,加入既是顏色也是口味的其他食材,如綠茶粉,有苦有鹹有各種味道,並要思考外型,帶來豐富的感官想像,以及重回人、食物、環境間不可分割的關係。
  
其中還有服裝設計工作坊,先是設計服裝概論,然後每人設計自己的圖案,再帶領大家進行絹印,將紙上的圖案變成服裝上的實體。接著在當地的三個社區,中濱、竹湖、永福尋找自然素材,加入服裝設計之中。並且舉辦走秀,讓每位孩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實際參與表演流程。
  
另一個是設計雞舍,去養雞場抓雞看雞,了解實際的雞是甚麼、如何生活,然後才開始繪製平面圖。侯伯彰笑著說,孩子們連給雞的設備都詳細的畫下來,讓住在裡面的雞快樂才是好設計。按照正規流程,製作了縮小比例的模型,然後才前往學校裡已經有了大結構的雞舍,一起動手將雞舍蓋完。透過整個活動也能練習思考抽象空間的概念。

 

 

以及造鎮計畫工作坊,大家蒐集當地的資料,了解居住的地方,然後用積木堆出理想城鎮的樣子。這之中孩子們要選擇自己的職業,想像並試著規畫可能的未來,將之與所居環境建立聯繫。

 

  

 

 

學校鄰近海邊,侯伯彰從從東京設計獲得啟發,加入了主要考慮海嘯的災難設計。含括了解災難、預防災難,與災難後求生存,製作了屬於竹湖的防災社區地圖。標示出災難發生時所需的資源等等。
  
最後的工作坊,是一盞燈的設計。侯伯彰希望,現在設計的一盞小燈,能夠在未來的人生,成為一個意象,每個孩子獨一無二,代表光明的一盞燈。

 

 

特地到場的昱安主任也跟大家感性分享,校方希望能從生活切入,帶出孩子學習的動機,也是以此初衷與侯伯彰討論課程。

 

 
  

「偏鄉甚麼都不缺,就是缺人,缺陪伴跟關懷,有人願意來我們很開心。這次的工作坊激發了孩子內在的動機、能力。我完全不知道我們的孩子可以做到這樣。」校長提及學校推出食農教育,與課程環環相扣,希望孩子們了解一株稻米,不是只有米而已,稻穀、稻稈、甚至稻草,對自然來說都是珍貴的。如同一個人的價值,有各種不同角度發揮。  

問到給志工們的建議,侯伯彰說:「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但要開始才能變厲害。」

 

 

感謝鹿樂志工侯伯璋老師、感謝臺東誠品故事館、感謝所有到場的你們!

 

活動時間:2017.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