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提案
果子熟成時──文森說書現場版
2023/05/23

芒果熟成的時候,層林的孩子第一次看到Youtuber出現在螢幕之外,而文森說書也第一次走入校園為孩子說書。

 

「文森說書」現場說書中

芒果季開始的的五月上旬,Youtube與Podcast頻道「文森說書」的文森來到芒果之鄉玉井,穿梭產業道路,抵達芒果園中間的學校。

鹿樂收到文森的提案:他想前往偏遠地區學校,說書給孩子們聽,也分享自己的工作。他前往的第一所學校便是台南玉井的層林國小。

 

層林國小的校門為公共藝術「遇景」,結合特產芒果色調與片片層林的風景

 

第一次面對孩子們說書,文森顯得有點緊張,在空盪盪的場地來回踱步,翻看筆記;隨著時間逼近,他反而沉穩了起來。

看來,文森已經準備好了。

 

影片裡的大哥哥從螢幕裡走出來了!

 

這天他為孩子們準備的故事是《我們的狗,阿拉斯加》。

故事的男主角斯文是個活潑調皮的七年級新生,在開學第一天便嘲笑了「家裡『曾』養著一隻會唱歌的狗」的女生帕可兒,因為她自我介紹時模仿狗狗「汪」出了一首歌。斯文想在新同學面前耍威風,因此帶頭嘲笑她;但不久之後,斯文在課堂中失去意識倒下,口吐白沫──只有老師知道他癲癇發作了,聯絡他母親接他回家。這時帕可兒發現斯文家車上的黃色狗狗,就是以前陪她歌唱的那一隻「阿拉斯加」,於是她開始在夜裡「蒙面」潛入斯文家「玩狗」,兩人逐漸建立情誼…..

 

文森向大家分享書中插圖,孩子們前傾身體,想看得更仔細

 

文森講到帕可兒蒙面闖入斯文家中,直奔阿拉斯加身旁,斯文驚醒,發現陌生人既不搶劫也不謀殺,只玩狗一段,搭配生動的摸狗動作,讓大家都露出笑容,連結了自己跟家中狗狗互動的回憶。講到帕可兒家開的店曾經遭搶匪持槍搶劫,而他們再度與嫌疑犯接觸時,所有孩子都屏氣凝神,視線緊栓在文森一人,甚至有人面露緊張神情,幾乎要咬起手指。

 

一人說書,牽動了全場孩子的心。這場景好比古時說書人,說得聽眾如癡如醉,所有人的情緒為之起伏。

 

  

好緊張,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

 

閱讀的共感,讓世界更寬廣,也更柔軟

層林國小的林水順校長,也跟著孩子們一起聽故事,他盛讚文森講話很有吸引力,讓孩子們都沉浸在故事中。開場時,林校長提到:閱讀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讓視野更遼闊;而透過說書人整理故事,將精華以口說方式呈現,也能讓聽者對書本產生好奇。想要了解更多詳情的聽者,轉變為讀者──說書,也可以刺激閱讀。

 

一起閱讀

 

下課時,我們和幾個孩子聊天,他們都想把《我們的狗,阿拉斯加》找來讀;還有個四年級孩子直接跑去跟文森借書,在中庭樹下讀了起來。

向他們問起最喜歡故事的哪一段,四年級的「QQ的主人」說「全部!」他分享家中曾有條叫做QQ的狗,「他的臉頰很Q喔!」

另一位六年級的「黑皮的主人」, 笑容靦腆,說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帕可兒去「玩狗」那一段,生動還原了她在家跟狗玩的樣子;至於她家的狗為何叫黑皮呢?「因為她每天看起來都很Happy啊!」故事,連結了每一個看似不同的孩子──原來,我們也有相似的面向。

 

下課了,幾個孩子來找文森聊天

 

四年級小讀者分享這本書他最喜歡的部分:全部!

 

「你喜歡看書嗎?」這是文森最初的提問,他對孩子說,其實他小時候也不喜歡看書,他喜歡看卡通和打球,追求立即的快樂。但出社會後,職場上的前輩告訴他一個道理:人會被身邊的人影響行為與想法,但是看書,可以讓你突破時空界限,拓展視野。每讀一本書,就結交了一位新朋友。文森也希望將這個觀點分享給孩子。

閱讀和電影一樣,可以讓人體驗複數的人生,讓視野不再局限於一己的時空見識,而能無限遼闊;同時,體會他人生命的痛楚,也讓心得以柔軟,包容與自己不同的人。

 

 

書本上做了許多筆記

 

從樹苗到結實纍纍,鄉村孩子文森的動心起念

講起為何投入校園服務,文森說自己兒時住在南投「一個騎車10分鐘都不會遇到任何商店的地方」,和玉井相似的是附近也有許多果園。回想當時學校的外部資源較少,所見所聞只能仰賴老師;現在,他希望能夠到各地分享,讓孩子有機會觸碰到不同的觀點。

「本來以為孩子都不會理我,但我發現他們會順著我說的話點頭贊同,眼神中的情緒也隨著故事情節流轉。」文森發現孩子們投入其中,露出了光亮的笑容。

 

台上台下相應的說書時間

 

文森也分享這次到玉井的感觸,其中有不少可以與他總結《我們的狗,阿拉斯加》的心得呼應:從城市來到鄉村,讓他有機會與不同的人互動,看見人的不同面向,而每個來自不同家庭的人都背負著不同故事──就像男主角斯文,調皮的行為,其實是武裝自己的癲癇不穩定發作的恐懼。

而文森在台上與孩子分享時也提到,作為一名Youtuber看似光現亮麗,但其實得做許多功課;面對網路上的留言褒貶,也有旁人難以想像的心理壓力,「許多同行其實都有心理壓力,甚至生病。」閱讀,能夠讓我們從故事中理解他人的難處,涵養同理心。

 

分享Youtuber工作的辛苦

 

分享完畢,文森滿頭大汗,他說那是緊張到流汗,「但我覺得做志工就是要流汗,付出身體的勞力,改變自己平時的作息,到新的地方去。」身體的流汗帶來的真實感,也好似果農種芒果,和每一顆芒果打照面,在果樹之間行走、照顧與流汗,才成就了一件事。

 

果子熟成的時候,當年那個在果園裡走動的男孩,捧起兒時少捧的書本,向孩子們說書。當年的自己,也坐在台下靜靜地聆聽。

 

影片觀賞-志工服務心路

更多故事:2023志工感謝季「一同去教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