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學校招聘不到老師、師資流動率高,有國中生不會注音符號、九九乘法表等教育議題,在在顯示出臺灣城鄉的學習落差。多年來,許多企業團體及非營利組織,甚或是教育工作者的投入,對於「偏鄉孩子真正需要什麼?」的議題探討及行動,期望透過資源及關懷的投入,為鄉村教育的師生帶來不同以往的新視野。
教育部國教署「偏遠地區國民中小學教學換宿計畫」,由鹿樂平臺協助有需求的偏遠地區學校招募教學志工,邀請充滿教育熱忱的志工老師來到第一線教學現場,透過引導與陪伴,提升孩子的基礎學科能力、開拓多元學習的文化刺激。南投縣仁愛國中朱珮芬校長,提及入校服務的教學志工,甚感欣慰地說道「志工都是學校的貴人」。由於偏鄉學校老師人力有限,對於班級中學生的個別狀況與需求,沒有足夠的能量可以陪伴,而教學志工的加入,可以給予學生一對一的需求,當孩子受到足夠的照顧與關心,缺少的部分被填滿了,整體的狀況也會更加安穩與自信。
了解自己從何而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興趣能力與個性,教育工作者面對不同主體,需要引領孩子找到願意專注的事、找到自己的所愛;當我們了解自己「從何而來」,便能在探索自我的同時,充實自己的文化內涵,並擁有更多的文化自信。然而「找到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我們如何看待孩子?孩子又如何看待自己身處的環境?唯有透過教育使兩者達成良好的互動,才能讓孩子安心的展現自我。
南投仁愛國中校本課程「原Q達人」,期望培養在地部落的孩子,能夠肯定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擁有原住民獨有的特質與精神,未來有能力留下來照顧部落,也有能力走出部落告訴大家「我的家鄉有多棒!」學校同時邀請教學志工的參與,借重志工老師的特質與專才,共同為孩子創造更多元的學習型態,也透過這樣的合作,可以從志工老師的觀察,看見新的觀點與發現,互相學習,一起成為孩子們生命中重要的人,引導孩子重新定位對自我價值的態度、以及學習的方法。
(來源/南投仁愛國中志工)
朱珮芬校長分享「對於仁愛國中的學生來說,老師的陪伴與關懷甚為重要」。在與教學志工合作的過程,校長會經常主動與志工老師互動,瞭解雙方對於陪伴孩子的想法,也傾聽需求、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如同教學團隊的夥伴一樣對待;因為學校敞開與有彈性的態度,讓Jack更願意主動去嘗試,與班級導師討論、互相學習。同時校長也發現,進入Jack班的孩子,即便成績進步了也不太想離開,因為在這裡,能獲得愛的強度不同;對學生來說,Jack就像生命裡一輩子的好朋友,願意與孩子互相分享,透過陪伴與對話參與孩子的成長與改變。
多元探索未來想像
南投信義國小位於信義鄉明德村,是玉山國家公園入口處,新中橫公路上的重要據點。原住民的人數與平地籍約各佔一半,由於氣候適宜,蘊育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特產品,居民以農耕為業。偏遠的地理位置,與鄉村學習環境的單調性,加上家庭教育投入有限,讓學生對未來的典範沒有太多的想像,學習動機也相對較薄弱。
鄉村教育最需要的其實是願意長期在偏鄉耕耘的老師,以及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內容。史強福校長認為教育的任務是肯定每一個學生,依其資質、能力和志趣,給予適當的鼓勵和成功的機會。自2019年開始與HMT團隊合作暑假營隊,看見青年志工的積極與活力,相對於學校較為資深的老師來說,大哥哥大姊姊的身份,能夠與孩子更為靠近,帶來正向的影響。因而與回到信義鄉創造小布點基地,提供課後多元課程及學習空間的HMT,有了更多的連結與合作機會。
信義國小史強福校長談與HMT團隊的合作
由信義國小辦理的信義鄉教師交流活動,也特別邀請HMT加入,設立專屬攤位和現場老師交流與分享目前運作的課程合作內容,希望成為一種正向的合作模式,將資源推廣到信義鄉其他的學校。「我們希望給孩子更多不一樣的課程,而教育這件事不只是學校做,家長要加入,社區資源的進駐更可以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跟HMT團隊一起合作。」教務主任分享目前已經在和楊庭瑄、余茹芳討論下學年的課程規劃,期望能接軌國際的科技領域課程,透過與外部單位的合作,共築孩子們對於學習的未來想像。
信義國小全昱主任分享與HMT合作規劃的課程方向
攜手探尋教育無限可能
教育,是影響一個人身心發展為直接目的的社會活動,讓學習者從現有經驗透過引導開展新的狀態。城鄉學童的學習和生活在M型化社會的發展下,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大部分偏鄉學童回家並無父母陪伴成長和學習,身心發展與知識技能學習多仰賴學校教育,是否有足夠能量支持孩子的學習是鄉村教育所面臨的議題。
教學服務志工的到來,除了陪伴互動之外,也刺激了當地思考,透過他者的視野重新看見自己家鄉的亮點;HMT團隊與南投信義國小學童一起完成的地方創生市集「義布農辭」,除了培養孩子創意及企劃的能力,也激發在地的可能性,讓彼此都更關注原民文化、部落及社區發展等議題。
志工老師長期的陪伴,因為關係的建立與信任,讓孩子願意敞開心胸,有好的情感交流,也從互動過程中,調整自身言行與想法,產生無形的教育。志工對偏鄉學生而言,儼然成為另一層支持網絡,也影響了他們對於未來的想法。教學志工惟有身在其中,才有機會更了解當地的文化、孩子的家庭背景與實際狀況,攜手學校老師共同合作,讓服務更貼近需求。
參與其中,讓服務更貼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