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臺灣傳統技藝-獅頭為主軸,帶領孩子們跟著小小文化傳承師穿梭古今,一起認識閉口獅、開口獅、畚箕獅、客家獅等故事,手作課程復刻老師傅製作獅頭的職人精神,期許透過「老記憶 · 新創藝」感受臺灣文化的珍貴與獨特!
「這次,換孩子們成為文化傳承師吧!」
初冉坊團隊是一群熱愛臺灣土地的斜槓傳承師,將臺灣百年技藝,以傳統復刻、新創意延伸——「老記憶,新創藝」,讓傳統文化因為孩子們的看見,再次綻放光彩。
團隊成員為今年度政治大學育成中心輔導之Ustart團隊,隊長王思涵目前就讀科智所,而兩位成員的背景則為企管及化學系,由跨領域的專長組成,曾參與過許多教學計畫,透過不同的方式累積經驗與學習,期待能在這次的活動中,分享更多文化給臺灣孩子。
粉絲專頁:初冉坊|手作體驗x文化教育
(來源/初冉坊)
藉由與臺灣在地技藝職人共同合作,開發出文化手作推廣課程,課程涵蓋文化分享、遊戲引導、美食小點、手作體驗、成果發表。
「旋轉吧!平安獅️」:與彰化鹿港職人合作,以臺灣傳統技藝-獅頭為題,手作旋轉獅子掛飾,孩子們透過彩繪發揮想像力和創意力,替百年獅頭增添獨一無二的樣貌,還能在木片背面寫下願望或祝福喔!
《臺灣獅頭文化》-旋轉吧!平安獅
(來源/初冉坊)
希望能運用創意將在地文化與教育結合,陪伴孩子們在手作的過程,感受文化傳承、保存的重要性,在不設限傳統與現代的色彩當中,激發彼此的創造力,進而去認識自我、提升表達的自信。
參與活動後,每個人將完成一件傳統技藝作品,並獲得傳承師獎狀;而手作體驗可以結合學校之特色,加入相關元素於彩繪或木牌設計中。
一、課程內容
二、授課時間
三、授課對象與人數
※ 此次活動以彰化地區學校優先,也開放北部、中部學校報名!
1. 授課對象:教育部認定之偏遠地區及非山非市國小,媒合名額共3所學校。
2. 授課人數:8~12人(建議以1~3年級、4~6年級分班參與)
四、其他事項
1. 教室桌椅需可以挪動分組,每位學生須有桌椅;授課會使用到黑板、洗手槽。
2. 活動全程有照片及動態影像紀錄,並於計畫結束後製作此活動的影像紀錄,上傳於社群媒體宣傳,凡參與本計畫的單位,即視為同意上述所列事項。
3. 志工團隊將準備所有的材料,須請學校另外協助列印黑白學習單。
4. 根據學校的地點遠近,希望可協助安排活動前一日的兩人住宿及盥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