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動發條,開啟孩子的魔幻時刻,
叮鈴叮鈴,清脆響亮的旋律娓娓道來,
1930年代茶葉帶來的摩登新世界
以人為起點,以故事為軸線,以分享為平台,一起前進
財團法人台灣文創基金會,成立於2008年,以「華山1914文創園區」為基地,以「經營故事、經營感動、成就品牌」為使命,秉持「讓該相遇的人相遇」為理念,打造思想與創意交流平台。經營多年的華文朗讀節、華山文創沙龍、華山文旅學沙龍等計畫,已成為各領域擁有才華、才能、才氣的傑出人才願意來此暢談理念、分享不同視野與願景的舞台。2018年受台北市文化局委託,基金會延伸華山經驗至大稻埕,走入新芳春茶行,致力於讓這座具時代風華的燦爛動人建築,不只為民眾述說大時代茶金歷史,也是新舊世代茶文化傳承的重要據點。
關於新芳春茶行
2018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將新芳春茶行委由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經營,以「活的茶業故事館」、「茶文創發展平台」、「以茶會友」三大主軸為新芳春茶行注入創新、活化能量,不僅重現古蹟往日商售場景,也透過書本、文創商品、茶飲及展覽活動的規劃,使得歷史與古蹟更親近於人,給到訪的旅人四合一的複合式茶書別境空間體驗。
新芳春茶行於1930年代扮演重要的商貿角色,如今定時導覽說著當年的故事
(來源/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過去的茶行,如今向大眾開放
(來源/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新芳春茶行,過去屬於私人茶行,現在以新文藝空間向大眾開放。老屋重修,實踐基金會的精神,新芳春茶行以最純樸的姿態、老屋原本的樣貌展現,並且融入新的文化價值,將人與建築的關係重新連結;同時,也期待茶行歷經的這段歷史與時代故事,分享給偏遠地區的孩子。
「英法聯軍清廷戰敗,簽訂天津條約,臺灣開放通商港口,大稻埕發展成北臺灣最繁榮的河港…。」這是現行課綱,國小五年級社會課堂提及的一段臺灣歷史。
大稻埕,是臺灣最早進入國際經濟體系的地區之一,繁盛的榮景與茶葉出口密不可分,曾引領臺灣貿易風華1930年代茶葉帶來的摩登新世界,讓臺北的天空變得奔騰;茶季到來,民生西路亭仔腳充盈著花香茶香。在茶業發展鼎盛時期,街區林立252家茶行,其中,建於1934年的新芳春茶行,是日治時期大稻埕地區茶葉外銷南洋的重要商號,也是臺北最大的茶工廠之一。這棟與大稻埕一同走過繁盛時光的洋樓,曾隨著2004年製茶事業結束而沉寂頹壞。
1934年落成的新芳春茶行,現為臺北市指定市定古蹟
(來源/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茶行的六角形洗石子台度,以原件修復可見保存完整之用心
(來源/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保留古蹟、活化空間,茶行重啟大門,處處可探索1934的歷史密碼
(來源/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
歷經悉心修復,茶行如今還原90%的原貌,彷彿乘載歷史軌跡與人文故事的開放式博物館,每處建築細節,都隱含了時代意義的線索。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更以新芳春茶行的建築原型為設計主體,考究茶行的建築外觀,原木打造旋轉音樂鈴;音樂鈴的側邊繪有建築、製茶器具文物等元素,並有「黑頭車」隨著音樂旋律以茶行為中心旋轉,象徵當時貿易鼎盛的富足時代,別具巧思。
轉動新芳春音樂鈴發條,期待透過療癒旋律引領孩子來到1934年落成的新芳春茶行前,將這棟充滿故事的建築說給孩子聽,開啟大稻埕這段充滿茶香歲月的想像,讓這段歷史的故事圖像躍於眼前,增添孩子學習的趣味及動機。
珍藏在音樂中的1934,讓課本的文字畫作故事圖像躍於眼前
(來源/財團法人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